雪泥鸿爪

显示标签为“铿锵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铿锵篇”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9年11月27日星期五

这个邱家金


正当日本人倡议要向大马取经,要向大马这个多元种族的国度学习,如何让不同宗教文化不同语言的民族可以和谐共处;和睦相处之际,这个邱家金竟然另有"领悟",竟然说要采用单一源流国民学校教育,这个国家才可享有和平。

这个邱家金夜郎自大,竟然自诩他的言论无法及时引起共鸣,惟最终有智慧的人会赞同其言论。(他应该不懂什么叫夜郎自大,更不懂什么是谦虚。)

这个邱家金的历史系真的是白读了,(我敢说他不会读中文本的中华历史,读的都是隔了道海洋的翻译本),早年很多外国人用外文写中华历史,文中都存有偏见及歧視,就像早期的外国电影,中国人永远是留长长的指甲,留两条细长的老鼠须,凤眼,单眼皮,说话阴里阴气。如这个邱家金是看这种翻译本,那他就读不懂中华文化。


苏武牧羊留胡节不辱,这个邱家金知道气节吗?他懂什么叫做骨气吗?当我们看到中国的领袖在联合国用我们熟悉的华语发表演说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这是备受世界承认及尊重之龙的传人的语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还有流着如黄河般的血脤相连的龙的族群;都听得懂的声音)(这时,这个邱家金你应该是戴着耳机听直译本的吧?)

这个邱家金的历史系真的是白读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张开他的双眼去看这个世界,他根本就不知道有很多国家长年动荡不安,连年战乱,而他们的人民是用相同的语言,有相同的文化,也有相同的宗教,这,这个邱家金又怎么说呢?

新加坡前任总理吴作栋曾讲述一段当年令他刻骨铭心的往事,他说;他在外国留学时,有一回教授叫班上的同学去黑板用自己的母语写问安的字眼,吴作栋说;开始时他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可是当他看到来自英国及美国的同学写了后,才察觉他不能用英文来写了,而令他脸红耳赤的是他根本不会中文!(据悉,吴作栋后来也发奋图强学会中文)

这个邱家金表示认同华小教育灌输的中华文化道德与价值观,令学生更有纪律及道德,不过他认为这种价值观也可由家长教授。我不懂这个邱家金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没有华小的华文教育,切割了中华历史,要如何灌输的中华文化道德与价值观?小孩长大变家长,没有中华文化的常识,那么新一代的家长要如何教授中华文化道德与价值观?

这个邱家金知不知飈车一族占大多数是那一族?无声文化是那一族占多数?难道采用单一源流国民学校教育,这些飈车一族,无声文化就会消失了?

这个邱家金还说华小的学生只会死读死背,没有创意。其实以大马目前的教育制度,的确是抹杀了不少有创意天份的学子。这个邱家金应该是针对大马教育制度作出评论,并以他自诩的卓越的意见,举出他的过人的意见去改善及纠正制度的偏差,而不是处处去貶低华校。

那个武断的邱家金贬低华校生只会培养出抄袭人才,那么请问;他这位不是华校出身的所谓学者不知有什么惊世创见或创思?(至少他可以用他所谓拿手的英文作品去捧个国际大奖回来”献一献”,而别尽是躲在山寨里发表一些充满偏见及及愚昧的鸵鸟谬论。)

这个邱家金,中文(华文)没有认识几个字,竟泯滅尊严矮化华文教育,还号召其他人响应关闭华小华教,太岂有此理了!既然他不认同华文教育,瞧不起中文,轻视中文,为何还要用"邱家金"这三个中文字,干脆叫“Chiu Rumah Emas”或”Golden House Chiu" 算了。

后记:Chiu Rumah Emas”或"Golden House Chiu"不值得我尊重,所以我只可称他为这个那个以正视听了。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一篇值得大家细读,深思的文章-----遭遇美国教育(转贴)

这是一篇中国人高钢写的文章,我觉得值得东方国家教育工作者一读

10岁的孩子被送进了美国学校,上英文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写论文,题目居然大得冲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上历史课,老师让孩子扮演总统顾问,给国家决策当高参;在中学的物理课上,作业竟然是一个市政研究项目城市照明系统的布局;而道德教育,居然是从让孩子们爱护小动物开始。
  
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统一的考试,没有对学生的三六九等的分类排位。这就是与中国教育截然不同的美国教育,种种的疑虑、困惑接踵而至,美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这究竟是教育学者的危言耸听,还是对人与教育之间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   
我们是否认真反省过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有缺陷吗?如果有,在哪里?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全面谋划自己未来前程的民族,应该怎样审视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环境? 美国小学给10岁的儿子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论文,题目吓我一跳:中国的昨天和今天》。学习二战史,美国老师竟然让10岁的孩子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种种躲闪不开的冲突与思考,我由此遭遇美国教育。
我不知道在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把他带到美国去,是不是一个失策?一位朋友的劝告还响在耳边:最少应该让孩子在中国接受完基础教育再到美国,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完整、最系统的。多少专家也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很出色,但是基础教育绝对不如中国扎实。
直到我把儿子送进了那所离公寓不远的美国小学的时候,内心的忧虑终于得到证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校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每天在学校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下午不到3点就放学回家,最让我开眼的是儿子根本没有教科书!那个金发碧眼的女教师弗丝女士看了我儿子带去的中国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本后,温文尔雅地说:我可以告诉你,6年级以前,他的数学是不用再学了!面对她那双充满笑意的蓝眼睛,我就像挨了一闷棍。一时间,真是怀疑把儿子带到美国来是不是干了一生中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觉得沉甸甸的。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书包里没了负担,孩子精神上就更松快了,这能叫上学吗?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送给了我一个字正腔圆的答案:自由!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真是一片深情怀念中国的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中国孩子老是能在国际上拿奥林匹克学习竞赛的金牌。不过,事已至此,总不能再把他送回国去呀?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的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计算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作业?我忍不住凑过去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严声厉色地问儿子这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我一时语噎: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偌大一个中国,它的地理和文化,它的历史和现状,一个10岁的孩子能说得清么?我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弄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我没赞扬,也没评判,因为我自己有点发懵,一是我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与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我想,这是我读研究生之后才使用的写作论文的方式,那时,我30岁。  
 
不久,儿子的另一个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的作业还有边际可循,那这次真可谓是不着边际了。
(有兴趣看原文《遭遇美国教育》,可以链接http://www.xingwu.net/zhuanye/zaoyu.htm)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

成龙大哥一席真心话,有人翻白眼!

成龙在博鳌亚洲论坛说;“有自由好,还是没有自由好?真的我现在已经混乱了,太自由了,就变成香港今天这个样子很乱,而且变成台湾这个样子也很乱,我慢慢觉得原来我们中国人需要管的。”

乖乖龙地冬,这一席话卷起千重浪,引起港台争议。我细读了成龙的话,心里觉得大家真的把他当大哥看。成龙有他的言论自由,他有感而发,有什么错。如果大家不赞同成龙的言论,又或者认为成龙的话没有份量,大可一笑置之,如果,认为有加以辩驳的必要大可上网、在媒体上给予驳斥,何必咬牙切齿,千刀万里追呢?
(大家应尊重成龙的言论自由!)
我觉得成龙说的没有错,因为很多东方世界的国民,不仅是龙的传人而已,并没有真正学到民主自由的精髓及内涵,只学会直嚷要自由,并没有真正学会遵守法治。(泰国的动乱令人担心,台湾政局乱象让人傻眼!)

大家如深入探讨西方民主文化发展史,会发现即使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人们对民主的认识亦是含混不清的;革命完成后,民主几乎成了革命期间所有失败的替罪羊。
在法国革命前夕,民主一词的涵义仍模糊不清,民主的意义恰好等于一个没有政府的人民国家。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我相信永远也不会有,因为,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我们很难想象人民(人人有权力参与)无休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全民参与而建立起来各种机构,就一定皆大欢喜?(天知道!但我就知晓,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soup!)。
我赞助争取人权、言论自由、以及所应享有的权益,不过,我们也不可以忽视有披着维护人权及自由狼皮、居心不良的政客混水摸鱼,国家动乱,局势动荡,他们才能伺机而动,所以,自由是一定要受法治约束管理。

2009年4月9日星期四

繁体字与简体字之争论

我本人比较喜欢用繁体字,但也从不排斥简体字,因为,我们大马华人一般都通晓这两种字体,大多数的大马的报章也是繁简都用,如星洲日报是标题用繁体字,而内文则用简体字。


最近中国出现简繁体之争论,这场争论也已持续了数十年,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简化汉字时,的确有缺谨慎,严重忽略汉字的象形特性,很多汉字可以见字思义,就算不会读也可以猜出字的归类,很遗憾的是很多简体字少了见字思义的功效,如;(繁体:,金属品),(繁体:,植物),(繁体:)..等等。

龙的传人能够阅读古人的文字,是一件很令其他族群惊赞的事,因为很多湮没的文明古国,他们的后裔如欲了解先祖的文献,就要向考古学家求助,而我要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先祖文献大多是以繁体字书写,如果只会看简体字,有没有可能龙族后人在数千年后也”沦落”到要寻找考古学者才能跟古人隔着时空对谈交会?

在简化汉字的过程太粗糙,很多字的简化不合逻辑,例如;漢=汉,嘆=叹,難=难,艱= 可是,其他的字鄧=邓,權=权,燈=灯,對=对,轟=轰,”又”有不同的变化,那么到底””这个如Wild card的神奇的字是代表什么字?各位看官再看这些字:樸=朴,灌=灌(没有简化),橙=橙(没有简化),如根据上述化简的方式岂不是可以写成;樸=权,灌=汉,橙=权或朾?(哈!)(有时,我真的猜不透当年参与简化汉字的衮衮诸公是如何定义””字)

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目前唯一尚健在的委员;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谈论国学时,曾指出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他还说;汉字简化是歧途,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的理由,他也担忧简化字会毁灭中华文化,(很可惜的是,季教授是在数十年后才醒悟。)。据称;季羡林教授坚持用繁体字,因为简体字没有在内

依我个人的浅解,繁简体汉字都是龙的传人的瑰宝,繁体字与简体字可以共存,龙的传人不妨考虑把简体字用在书写上(如草书行书),而正式公函则使用繁体字。

韩国及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很多繁体汉字,各位炎黄子孙,试想想,如果全面弃用繁体汉字,会否有这么的一天,韩国及日本捷足先登,去联合国为他们声称是”他们祖先留下的繁体汉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3月9日星期一

女人和流泪---(祝三八妇女节)

一个男孩问他的妈妈:‘您为甚么要哭呢?’
妈妈说:‘因为我是女人啊。’
男孩说:‘我不懂。’
他妈妈抱起他说:‘以后,你就会懂。’

后来小男孩就问他爸爸:”妈妈为甚么毫无理由的哭呢?”

"所有女人都这样。"他爸爸回答。
小男孩长成了一个男人,但仍旧不懂女人为甚么哭泣。

最后,他打电话给上帝;他问道:‘上帝,女人为甚么那么容易哭泣呢?

上帝回答说:"当我创造女人时,让她很特别。我使她的肩膀能挑起整个世界的重担;并且,又柔情似水。"
"我让她的内心很坚强,能够承受分娩的痛苦和忍受自己孩子多次的拒绝。"
"我赋予她耐心,使她在别人放弃的时候继续坚持,并且无怨无悔的照顾自己的家人,渡过疾病和疲劳。"


"我赋予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爱孩子的感情,即使她的孩子伤害了她。"
"我赋予她包容她丈夫过错的坚强和用她丈夫的肋骨塑成她来保护他的心。"
"我赋予她智慧,最后,我让她可以流泪。
只要她愿意。这是她所独有的。"

"女人的漂亮不是因为她穿的衣服、她保持的体型或者她梳头的方式。"

"每一个女人都漂亮,女人的漂亮,必须从她的眼睛中去看,因为那是她心灵的窗户和爱居住的地方。"


祝天下女士们妇女节快乐!!

2009年2月11日星期三

免害子孙 分毫不留,余彭年尽捐40亿港元身家行善 (传载明报)

宁可我助天下人,不负天下人助我”,带头一掷600万元协助香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富商余彭年,办公室挂的这副对联最能说明他的心声。他已委托银行,待他百年归老后即将全副身家(约值40亿港元)捐作行善,不留分毫给子孙,理由是:“儿孙要是有办法,不留钱给他,他依然有办法;要是子孙没有办法,留钱给他反而害了他。”
湖南出生的余彭年(87岁),于1950年代偷渡香港,曾做过杂工,拉过黄包车,后来自立门户从事地产投资,现时旗下酒店及地产业务遍及香港、台湾及深圳。

余彭年于两年前为订下一份慈善遗嘱,将所有资产,包括房地产、公司及金钱,委托香港汇丰银行做慈善信托基金,待他百年归老后,香港、内地以至海外的慈善组织、政府及独立人士,均可根据遗嘱内的慈善项目申请赞助。

余彭年自80年代起即养成捐款习惯,行善至今长达27年,当年返回家乡湖南建学校、医院,“同乡生病,没有车,被抬七八个小时才到医院,最后因延误治疗而死亡”,余彭年一口气捐了10辆设备完善的救护车。
当年身为“慈善初哥”的余彭年也曾被骗走过捐款。“建学校被骗去数百万元,当地的领导又试过改装救护车作私人用途。”从此他亲力监督各个慈善项目,每天工作“朝七晚十一”从事慈善工作。

他其后以不同形式捐款行善,曾3度蝉联中国最慷慨慈善家。他早年尝过患白内障之苦,于2003年设立“彭年光明行动”流动服务医院,购入15部医疗车行驶全国各省,免费为穷苦大众做白内障手术。曾5次于“胡润慈善榜”榜上有名、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2007年“世界14慈善家”,余彭年笑说:“我不太在乎名衔,但我得知自己榜上有名,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他亦没有预留任何财产给8名儿孙及曾孙,他对财富、遗产的哲理是:“儿孙要是有办法的话,你不留钱给他,他依然有办法;要是他没有办法,你留钱给他反而害了他。”被问及儿孙们是否知道他捐赠全副身家作慈善用途时,余彭年淡然说:“他们没什么反对。他们有工作,有住的地方,有车子,拿工资,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应该足够的。”

(红楼梦跛足道人有首”好了歌”,歌中一段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余彭年老先生似乎已看透了这个红尘俗世,立志要很潇洒地走一回。)

2009年1月30日星期五

怵目惊心的大年初五


这厢金牛贺岁的锣鼓喧天声未止,那厢竟是”裁”神肆虐,今早的各报尽是令人胆颤心惊的报导:

◆马来西亚厂商公会主席拿督慕斯达法曼苏:该公会属下400家外国、本地及国内外联营的电子制造厂会员正酝酿大裁员,数十万人恐失业。

◆马来西亚建造行联合总会总会长龙国强:估计有30%的员工在新春过后被裁退。

◆从去年十月一日至今共有11,574人被裁退,全国有382家公司停止运作。

◆美国波音公司计划裁员10,000人。

◆美国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将在全球裁员6,700人,关闭300间分店。

◆欧洲两大公司;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厂商美国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及全球最大商业应用软件供应商(SAPAG)相继宣布裁退4,500和3,000名员工。

◆日本东芝公司将在三月底裁退4,500人。

◆至今年年底全世界可能有51,000,000人失业!

(啊.........啊.........)

(迎来一头杀气腾腾的牛魔王?)
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冷冷的这一口气,令人不禁怀疑我们迎来的是一头可以扭转乾坤的金牛呢还是杀气腾腾的牛魔王?

我多次跟学生说;这一次的金融大海啸是千载难逢的全球金融灾厄,能遇上者是我们难能可贵的人生机缘(这当然是激励学生别被吓阻),能安然渡过者,千锤百炼,必定吸取很多宝贵的经验,被金融大海啸的洗礼后;未来什么惊涛骇 浪也可以等闲视之了。 ( 可以扭转乾坤的金牛?)

温家宝总理说;中国人说”危机”这两个字,是指有危险才有机会。中国会战胜灾害维持成长迎向经济春天。(这些话才让裁风猛吹的大年初五带来一丝春意)
(温总理当然不忘指责美国资本主义的盲目追求利润行为引发上世纪卅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因此,大家别心慌,以牛的精神迎战金融大海啸,我相信大洗刷后,应该是商机处处。(大家共勉之)

2009年1月29日星期四

认知落差

我是TVB的林某某......
我是TVB的陈某.........

新年的贺岁节目,时常会看到香港电视台明星向观众拜年的片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是一些演员的自我介绍,”我是TVB的林某某,恭祝各界心想事成,...””我是TVB的陈某,恭祝各界新年进步..”,更绝的是字幕已打明他是某某人。

这些香港电视台明星中,大多数还是第一线演员,或是家喻户晓电视台的台柱,大马观众对他们都非常熟悉,自我介绍大可不必。一些见过大场面的明星,也或者对大马很熟悉的明星则落落大方,很自然的,而且也很亲切地向观众拜年,说几句吉祥的话。

很多香港及台湾,包括中国大陆的人士对星马泰的认识相当肤浅,就像某些香港连续剧的编剧闭门造车,并在一些连续剧中加入星马泰人物时,其失误令人喷饭,如沙巴州或砂拉越州给说成”婆罗乃”,老天,婆罗洲这字眼早已走进了历史,被大马最高统治者或各州苏丹封赐勋衔”拿督”的有功人士,其夫人竟被香港连续剧的编剧”封”为”拿督夫人”(其实应称为拿汀),香港的编剧天马行空,竟以为这些”拿督”的权力像军阀,可以掌控生死大权。

香港的导演一拍星马泰的电影,星马泰就像到处有邪术(贡头),处处闹鬼,幸好还没有夸张到把星马泰的人士拍成住在树上的野人。(我曾经看过一本香港的刊物,里面刊登一张照片;一位吉兰丹的马来渔夫手里高举一条鱼,图片的说明是如此写:马来西亚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回凤凰电视的主播陈某某在访问前任马华公会署理会长陈广才,她对陈部长能以流利的华语侃侃而谈似乎感到惊讶。其实这位资深的女主播应该做点功课,大部份的大马华人都会说华语(普通话),不仅如此,很多大马华人都能讲多种语言及方言。

言归正题,香港电视台明星为什么用如此低能的方式自我介绍?希望我没有误读他们的心思,或许他们以为星马泰的电视机还没有普遍化,或许他们以为星马泰的电视观众的广东语(粤语)不太行,又或许他们以为星马泰的电视观众像外国人,永远分不清中日韩人的不同之处(就像我们很难分辨英国及法国人),又或许他们以为星马泰的电视观众都是大近视?(哈哈)祈求他们千万别以为星马泰的电视观众在树上看电视!(哈哈哈........)

2008年10月14日星期二

Double-faced Boss


A boss sent a young worker on an errand(差事),"You go to the west street and buy me a calculator."
After a while, the worker returned empty handed. He explained that he didn't see anyone selling calculators on the road, but he saw one on the east street instead.
"You are such a fool! Why didn't you go there then?"
"But you didn't tell me to."
The boss yelled at him, but he whispered to his wife, "This guy is honest and obedient."
He then told the other worker to run the same errand on the west street again.
Somehow, the latter got the job done on the east street.
The boss raised his thumb and said, "You're a smart worker that I need." But he though to himself, "This guy is too smart to trust....."

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

Five balls in the air











Imagine life as a game in which you are juggling five balls in the air.
You may name them: Work,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And you are keeping all these in the air. You will soon understand that work is a rubber ball. If you drop it, it will bounce back. But the other four balls--- family, health, friends and spirit are made of glass. Once you drop one of these, it will be irrevocably scuffed( 难以弥补的疤痕),damage or even shattered. They will never be the same.
So, don't run through life so fast that you forget not only where you've been, but also where you are going.

2008年9月22日星期一

二十年

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个二十年?

我粗略一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谈;

第一个"二十年"是过得最快乐的也是感觉最慢的阶段,这段时光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可算是黄金片段,有很多歌,很多诗,很多浪漫,很多青春供挥霍...

第二个”二十年”是很复杂的阶段,甜酸苦辣兼有,也是开始要对很多事与物负责的人生路,这是一段充满拚搏的汗水阶段,很多钱财的烦琐,很多儿女情长的纠葛,很多不太好玩的人与事....

第三个”二十年”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萧瑟阶段,有很多不能做也不敢做的事,有很多悲壮的梦呓,无论男女都开始在唱白发吟....

第四个”二十年”,唉,还是甭提了,来到这个阶段的人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或老太婆了,有多少的春花秋月,都已云淡风轻了....


(兩只蝴蝶代表二十年,由掌心中悄悄溜走...)

所以,年轻的你,当你看到这篇醒世文,请算一算,你消耗了几个”廿年”了,别忘了你只有三个清清醒醒的”二十年”而已,(其实当你在读这个贴子时,我相信你的第一个”二十年”已用得七七八八了,换句话你或许仅余有寥寥两个清醒且容光焕发的”二十年”。你不必伤心也别难过,这就是老天爷最公平之处,不分贫贱富贵,人人平等,你只要自我警惕:’有相当多人还没有用完三个”二十年”就走了’,所以好好地,清清醒醒,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吧!)

2008年9月11日星期四

这就是浪漫,这也就是天长地久...



有一些事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如这这一对老夫老妻,他们的长相守永相随令为时下的年轻一代作了一个最佳的楷模--这就一生一世的两忘烟雨。
图里的那位白发苍苍,老态龙锺的妻子再再显露她少女般的羞涩及掩饰不了她嘴角上幸福的笑容,时间在瞬息
间为他们停留,他们两人犹在追风逐雨的年少。














































2008年9月6日星期六

北极熊的疑惑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冬雪越来越少,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鱼获越来越少,
我还是不明白;人类的土地恁样多,还来抢我的雪地,
我依然不明白;人类的食物恁样多,还来抢我的鱼儿,
....
我更不明白,为什么北极的天空的北极光褪了色.. ....


我是真的不明白